央行:目前存贷款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定价

Aa
分享到:

  存贷款利率形成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探索利率市场化,到20世纪90年代逐步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与路径,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存贷款利率形成机制,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权限不断扩大,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目前,存贷款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定价。

  历史上,存贷款基准利率曾经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体制,各类存贷款利率均由政府直接决定。改革开放后,逐步下放利率定价权限。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多次调整各品种、期限存贷款基准利率。与此同时,人民银行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扩大利率浮动区间,2004年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直至2013年放开贷款利率管制,2015年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在此过程中,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模式也逐步向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过渡,不再直接调控存贷款利率,而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引导市场利率。2015年10月以来,存贷款基准利率未再调整,实际上已逐步淡出。

  目前,存款利率已主要由金融机构自主调整,辅之以行业自律来保障理性有序竞争。2013年9月,人民银行在逐步放松利率管制的同时,借鉴成熟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指导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行业自律的方式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障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由于存款同质化高,竞争存款主要靠价格,为避免无序恶性竞争,目前仍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对银行存款利率进行上限管理。金融机构可在自律上限范围内自主确定存款利率。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帮助金融机构和市场更加适应和习惯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截至2024年7月末,大型银行已5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

贷款相关推荐

贷款推荐资讯

贷款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