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连续7年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 长江江豚数量刚止跌回升

Aa
分享到:

  南都讯记者王玮发自北京 8月12日,据农业农村部消息,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3年)》(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指出,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依然任重道远,中华鲟连续7年未监测到自然繁殖,长江鲟20多年没有监测到自然繁殖,长江江豚数量刚刚止跌回升。

  《公报》显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持续恢复,2023年长江干流监测点位单位捕捞量均值为2.1千克,比2022年上升16.7%;重要支流监测点位单位捕捞量均值为2.3千克,比2022年上升64.3%。重要区域性指标中,长江中游监利断面四大家鱼卵苗资源量为59.8亿粒·尾,是禁渔前2020年的4.4倍;长江下游刀鲚单位捕捞量为30.6千克,是禁渔前2020年的7.3倍。

  据悉,水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2023年长江流域监测到土著鱼类227种,比2022年增加34种;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4种,比2022年增加3种,新监测到滇池金线鲃、细鳞裂腹鱼和四川白甲鱼。栖息生境总体稳定,2023年长江干支流水质评价总体为优,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8.5%,采砂和航道整治等涉渔工程增量开发强度有所下降,但存量规模依然较大。

监测相关推荐

监测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