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逐步落地,对提高我国仿制药质量,降低药品价格,促进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前九批集采国产仿制药中选1583个,进口原研药中选70个,仿制药占比95%以上。与此同时,相关数据显示,有161种进口药未在我国再注册。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从社会舆论层面看,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患者,都更倾向于使用原研药。
那么,长期来看,仿制药要不要代替原研药?如何确保仿制药的质量?近些年进口原研药在医院“消失”又有哪些原因?应该如何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一系列问题随着近日一篇名为《很多进口药,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的文章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