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决策部署,持续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助力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持续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强化生育支持保障功能。巩固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积极推进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等“出生一件事”联办,新生儿年内参保率超过80%,较往年50%左右的水平大幅提升。持续加强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推进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女职工,生育津贴拨付业务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指导各地允许使用职工医保参保人个人账户或个人账户通过家庭共济支付产前检查、计划生育和生育医疗费个人负担部分,减轻参保群众经济压力。2023年,2.49亿人参加生育保险,2834万人次享受各项生育保险待遇,支出生育保险基金1177亿元,人均生育津贴达2.6万元。今年1―9月,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893亿元,同比增长11.5%。
推动辅助生殖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切实降低生育成本。研究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印发《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辅助生殖类项目统一整合为取卵术、胚胎培养等12项,规范辅助生殖类项目立项。指导各地综合考虑基金承受能力及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性等因素,按程序逐步将适宜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减轻家庭生育医疗费用负担,解决有生育意愿家庭“不能生、不敢生”的困扰。目前已有北京、内蒙古、江西、山东等2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支付,今年1―9月累计惠及患者103.13万人次,基金支出19.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