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份额战,今年国内车市进入“拉锯战”。一边比亚迪月销量破50万辆、传统车企加速绑定华为、“黑马”小米下场,另一边高合停摆、极越“闪崩”,弱势品牌进入淘汰赛,游走边缘的哪吒、爱驰等品牌则“出海”寻路。从争抢彼此份额,到国内外双线扩张,国内车企间的竞争已超越简单的产品咬合,正上演一场“生死”博弈。
“淘汰赛”进行时
“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今年初,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的观点,成为车市全年的写照。
价格战、份额战,今年国内车市进入“拉锯战”。一边比亚迪月销量破50万辆、传统车企加速绑定华为、“黑马”小米下场,另一边高合停摆、极越“闪崩”,弱势品牌进入淘汰赛,游走边缘的哪吒、爱驰等品牌则“出海”寻路。从争抢彼此份额,到国内外双线扩张,国内车企间的竞争已超越简单的产品咬合,正上演一场“生死”博弈。
“淘汰赛”进行时
“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今年初,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的观点,成为车市全年的写照。
报告网所有产经新闻是由用户上传分享,未经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