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证网报道,近日,在北京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贝特瑞联合攻关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开源证券1月8日研报指出,硅基负极的优势在于具有高比容量,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有望带动相关材料需求持续增长。
中信证券在1月25日的研报中表示,硅基负极材料是理想的下一代负极材料,其中硅碳负极被认为是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各大手机厂商在自家电池技术中大范围采用硅碳负极,目前搭载硅碳负极的机型已经下降到1千元价位,标志着硅碳负极已经进入了10-100阶段。
硅碳负极主要有机械球磨法和气相沉积法(CVD法)两种工艺,东吴证券曾朵红在1月27日的研报中表示,CVD法硅碳负极通过多孔碳骨架来储硅,膨胀率低,循环优异,并且碳骨架本身密度小质量轻,使得材料能量密度更高,性能潜力大,预计成为下一代硅碳主流路线。24年起CVD硅碳负极在荣耀、华为、VIVO、OPPO等高端手机机型上大规模应用,预计25年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至25%+,为CVD硅碳负极放量元年,全球总出货有望达0.15万吨,2030年全球行业需求有望增长至7.7万吨,实现5年50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