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己二酸市场规模分析:亚太地区占全球消费量的55%

Aa
分享到:

  报告网网讯,全球化工品需求增速放缓,部分海外大型企业相继关停落后、高成本产能的趋势下,己二酸化工品出口增速仍具备较强韧性,以下是2025年己二酸市场规模分析。

  一、全球市场:规模扩张与区域分化并存

  《2025-2030年中国己二酸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己二酸市场规模达411.8亿元,受全球化工业加速、塑料制品需求攀升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扩张驱动,预计2024-2028年将以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扩容,2028年规模突破505亿元。东北亚、北美和西欧构成全球生产消费核心区域,2023年三大区域产能、产量、消费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98.3%、98.1%和88.3%。

  二、区域市场分化:亚太地区占全球消费量的55%

  亚太地区:占全球消费量的55%,中国、印度需求年均增长8%,驱动区域产能持续扩张。

  北美市场:需求稳定但增长乏力,巴斯夫宣布2025年关停德国路德维希港72万吨装置,欧洲本土产能面临重构。

  新兴市场: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凭借低成本优势,吸引外资建厂,预计2030年产能占比将突破10%。

  三、中国市场:产能过剩与结构性升级

  2023年中国己二酸产能374万吨(同比+27.21%),产量230万吨(同比+15.38%),产值突破100亿元,2024年总量接近140万吨,2025年产能将达15.0万吨,产量将达12.5万吨,需求量将达14.0万吨;至2030年,三者将分别提升至25.0万吨、20.0万吨、22.0万吨,占全球比重从10.5%跃升至15.0%。

  四、未来市场前景:高性能材料驱动需求

  1.下游需求的增长

  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下游行业对己二酸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纺织业作为己二酸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时尚潮流的变化,对高性能、多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对尼龙66等合成纤维的需求。此外,汽车行业对轻量化、耐用性材料的追求也促进了对尼龙66的应用,从而间接拉动了对己二酸的需求。这种下游需求的增长为己二酸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2.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己二酸市场规模分析指出,科技的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新型催化剂、高效反应器和先进控制系统等技术不断涌现,为己二酸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物耗,还可以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工艺改进也是提升己二酸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弃物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消费升级趋势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高性能、高质量、环保型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在纺织品市场,消费者更加注重面料的舒适性、功能性和环保性,对合成纤维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尼龙66等高性能聚合物不断向更高品质、更多功能方向发展,从而带动了对己二酸的需求。在汽车市场,消费者对汽车内饰材料的舒适性、耐用性和环保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尼龙66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拓展。这种消费升级趋势为己二酸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总之,预计下半年己二酸市场将呈现先弱后强再转弱的走势,价格将在6900-7400元/吨之间波动。当前成本端支撑延续松动,更多或从情绪上影响行情变化。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己二酸相关推荐

己二酸推荐资讯

己二酸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