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建立体系完善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皖北发展大健康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亳州资源禀赋厚重,产业基础坚实,发展大健康产业得天独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一、大健康产业发展概况 (一)大健康产业概念 大健康产业,即以优美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产品制造业为支撑,以健康服务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满足社会健康需求的全产业链活动[1]。大健康产业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集合概念,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产业,第一产业涵盖有机农业和中草药种植业等;第二产业涵盖健康食品业、医药制造业、健康装备器材制造业等;第三产业涵盖医疗卫生服务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健康管理业、健康金融服务业等(2017年三次产业占比为:第一产业0.6%,第二产业12.4%,第三产业87%)。具体包括五大细分领域:一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二是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四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五是以养老市场为主的健康养老产业[2]。 大健康产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产业活动,通过市场获得收益是其本质属性,但又不同于一般产业,兼具产业属性与公益属性融合的特征,是一类具有半公益性的经济活动。2017年,在大健康产业中,市场性产业占比69%,公益性产业占比31%。 (二)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健康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6.2万亿元,为2011年的2.6万亿元的2.4倍,2011-2017年复合增长率达15.6%。《“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预计到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以上,产值规模有望占到GDP的10%以上,2030年达到16万亿元,未来十年内我国大健康产业将会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发展空间巨大。 图1:2011-2030年我国大健康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健康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
2.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大健康是一种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现阶段,我国大健康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产业细分主要以医药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为主,市场占比分别达到50.04%、33.04%。随着大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除了医疗、保健品、健康管理等大健康紧密相关产业,在人工智能、环保、体育、养老、保险、康复服务等多种大健康产业细分领域,都将会有更多的细分产业、商业模式或产品兴起,满足人民持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图2:我国大健康产业细分市场占比统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