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威海美誉度广泛传播。复赛和决赛期间,共有全国各地演职人员、观摩嘉宾、领导、媒体记者共3000余人来威,层次之高,覆盖之广,在威海历次大型活动中也属罕见。比赛期间,威海热情细致的接待服务和赛事保障、独特的宜居环境和城市魅力,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节日氛围,给来威嘉宾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共计收到锦旗18面,感谢信62封。十艺节不仅是艺术的盛会,更是成功的对外宣传会、旅游推介会、城市广告会,大大提升了威海的整体城市形象。
(二)城乡居民幸福感不断增强。比赛期间,开设了市民免费赠票热线电话,积极组织外来务工人员、社区文艺爱好者到场观赛,还在市人民广场组织了4场参赛作品展演活动,共有10000多名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到了高水平的戏剧精品佳作。同时,“唱响中国梦 欢庆十艺节”专场文艺演出、高区第十届“瀚海情”、经区大型健身操活动、梦海艺术团及三市文艺团体送戏下乡,十艺节期间300余场文艺演出在城乡舞台上百花齐放。全市各级文化场馆还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美丽中国?全国群众文化摄影作品大展”、威海老艺术家系列书画展、国宝级艺术大师陈老铁作品展等活动轮番上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十艺节承办期间,组织创作了60多件优秀文艺作品,其中小吕剧《一个钱包》、数来宝《登陆上海滩》喜获全国最高水平的群众文化奖项——“群星奖”。成功引入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托管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市民即将在家门口常年欣赏高水平文艺演出。以承办十艺节为契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新馆即将开工建设,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初步形成,威海市农村文化大院规范化建设与服务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威海市成为全省首批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地市,还在全省率先破解基层文化队伍难题,设立了71个镇(街道)文化服务机构,目前已配备到位在编专职宣传文化人员9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