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住土里重金属 上海交大土地修复技术治理农作物镉、铅超标

Aa
分享到:

 

  在“镉大米”、“铅超标”等重金属污染中,要把深入土壤的金属元素去掉是个大难题。“6·5”世界环境日之际,上海交大6月4日发布一项土地修复新技术——将重金属“锁”在土里,而不被农作物吸收。他们开发出至少6种吸附材料,均源自固体废弃物,却能“以废治废”。

  以镉污染为例,土壤中的金属镉一方面来源于采矿、冶炼行业排放的废渣、废水,以及各类工厂排放的废气;另一方面,农业化肥被大量使用,特别是磷肥,也会促使土壤镉超标。而一旦镉元素通过土壤进入食物链后,除掉它们就更为困难。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曹心德教授介绍,镉大米被人体摄入后,约95%直接从粪便排出,但仍有5%为人体所吸收,其中约1/3积累在肾脏,1/4在肝脏,肾脏积累的“镉密度”达到每千克200毫克便会导致肾衰竭。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重金属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