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电子后视镜“新赛道”

Aa
分享到:

2022年12月29日,汽车后视镜“新国标”发布,并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无论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电子后视镜可以单独上车,必将迎来行业新赛道。  “对照‘新国标’,我们的电子后视镜生产车间已进入产品测试阶段,待‘新国标’正式实施后将实现量产。”青岛即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大建说。刘大建所说的电子后视镜生产车间位于我区的即东智能后视镜生产基地,这里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子后视镜生产基地。  记者了解到,新标准3.1条将后视镜改为间接视野装置,明确规定传统光学视镜、摄像机-监视器系统或其他能够向驾驶员提供间接视野信息的装置都满足标准要求,标志着电子后视镜可以替代传统光学后视镜单独使用。与传统后视镜相比,电子后视镜视野更大,而且在黑夜或雨天,也能给驾驶员提供完美的视野环境。不仅如此,电子后视镜还可有效降低风阻,节能减排。  青岛即东进军电子后视镜的想法最早始于2016年。当时,公司董事长李贵林赴德国参观,第一次接触了电子后视镜的概念。2017年,公司开始研发电子后视镜,如今已开发三代产品。  “我们已拥有自己的电子后视镜实验室,所研发的第三代产品符合‘国标’,同时功能和使用寿命也符合整车要求。”刘大建说,不仅如此,电子后视镜生产线已搭建完成,开始生产装车样件,具备量产条件。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智能后视镜生产工厂,即东基地总投资6.2亿元,项目2022年开工,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工程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括电子视觉、转向管柱、冷却模块三大板块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智能化基地,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产值4.5亿元,实现利润6000万元。  “电子后视镜对生产条件有严格要求,这里达到‘万级’无尘车间的规格,工作人员进入必须穿戴防护服和鞋套。”刘大建说。走进即东智能后视镜生产车间,这里搭建了三条生产线,分别为电路板自动贴片生产线、车载摄像头全自动组装测试线和电子后视镜装配线,分别用于电路板、摄像头和电子后视镜的生产装配。“车间按照智能化车间设计,自动化程度高,其中前两条生产线采用全自动生产、测试,每条线只需要一人负责调试设备和上料即可。”  目前,即东正与一汽解放等八家主机厂开展16个在研项目,规划在2024年电子产品产值实现3亿元。(王涛)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电子相关推荐

电子推荐资讯

电子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