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一批医疗机器人新品走上舞台,在支气管检查、血管介入治疗、手部功能康复等领域发挥作用。
会场上,有一款手术精度达亚毫米级的血管介入机器人,研制时间长达近十年。医生可借助它远程实施手术,并能更快地定位病灶,缩短手术时间。“血管介入手术操作极为精细,研制难点之一便是让机器人模拟医生搓捻导丝的动作。”工作人员介绍,5G技术的应用让机器人与医生完美同步,医生不再需要穿着厚重的铅衣开展介入手术。目前,这款机器人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支气管镜机器人能为医生提供支气管检查的“导航路径”——将支气管镜送入患者体内,显示屏上便清晰展现支气管内的影像。记者现场操控机器人,根据显示屏的路径规划,左手“踩油门”、右手“打方向”,支气管镜便稳稳地在肺部模型内前进。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内置了专业医疗数据,并能实时感应气管镜在患者体内运动状态的变化,减轻了医生的操作负担,提升了检查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