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门县龙江镇的包心芥菜种植示范点开始陆续播种,分批移栽。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团队(以下简称“市农科所科技特派员”)与驻龙江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深入一线,来到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及时、专业的指导。
据了解,冬种芥菜在龙江镇有多年的种植传统,是当地种植户利用冬季闲田发展特色经济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品种单一、种性退化的难题一直困扰着他们。为调优当地芥菜品种结构,去年开始市农科所科技特派员引进优新改良品种“蔡兴利大坪埔包心芥菜”在当地试种示范,产量质量均超出预期。该品种抗性强,长势及结球力好,肉质嫩,品质优,定植后约60天收获,每株约0.5至2公斤,合理密植、科学管理亩产可达到3000-4000公斤,“钱”景可观。农户尝到甜头,种植意愿高涨。
今年,市农科所科技特派员应农户要求再次引进该品种扩大面积示范推广,并根据市场需求分析价格走势,合理安排茬口,调节好生产节奏,指导农户分批播种、移栽、梯队式采收上市,早菜早收,迟菜迟卖,避免大批量积压导致价格走低,影响最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