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工作要点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改革攻坚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开局之年,也是文旅广体系统抢抓改革机遇的关键跃升之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高标准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紧紧围绕“大文旅、大项目、大消费”三大主题,着力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建设“世界烟花旅游目的地”。力争2025年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均增长10%以上,全市接待游客达到46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突破500亿元,奋力挺进中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前三强,为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浏阳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
一、实施党建领航强基工程
1. 深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行动,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走深走实。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融会贯通到文旅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组会、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做好集中学习,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指导推动文旅广体事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2. 严守意识形态安全。压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及时分析研判本领域意识形态形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的《节庆活动管理办法》,精简规范节庆活动。严格执行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完善舆情监测、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文艺作品、演出演艺等审核把关。精心筹备系列活动,创作一批文艺精品,更好地展现浏阳文化自信。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文化市场重点行业专项执法和整治,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重点整治涉未成年人违法问题,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经营等活动,保障全市文化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3.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对标“清廉浏阳”建设要求,深化“服务在一线·文旅大惠民”党建品牌建设,提升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规范“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和执行。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大警示教育力度,认真开展谈心谈话和“廉洁家访”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思想觉悟提升。认真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等规定,对黄、赌、毒、酒驾、醉驾等问题零容忍,坚决遏制违纪违法行为。
二、实施文旅消费赋能工程
4. 升级消费场景。把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全面落实“两新”政策,开展“消费暖浏”行动,推动文旅消费场景提质升级。创新消费场景,聚焦烟花文旅聚集区、城市商圈、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乡村旅游重点镇(村)、乡村民宿等载体,支持推进非遗工坊、自驾露营、夜游夜市、亲子萌宠等主题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主题消费场景建设。发展“演艺 旅游”,大力支持演艺新空间建设,培育小型现场演出、脱口秀等“小而美”演艺发展,打造年轻潮流聚集地。扩大服务消费,支持商业综合体、商圈、景区、街区、园区等打造创意市集,全面盘活利用旧厂房、旧农房等闲置空间引入文创、文化餐饮、特色书店等,建设文化消费新空间。
5. 培育消费热点。深化“文旅 百业”“百业 文旅”,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以烟花为抓手,科学布局若干集消费、体验、定制等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烟花燃放点,积极推广“烟花小屋”模式,强化与知名景区景点的合作,拓展烟花消费市场;积极发展夜间经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研学经济、冰雪经济、数智经济、低空经济等。鼓励农村演艺团队、非遗传承人、文化从业者开办文旅企业,支持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发高品质文创产品。支持本土新消费品牌、老字号、土特产在景区景点设店,打造必带必购“浏阳礼物”矩阵,让新业态新产品推动传统文旅消费“活”起来、“火”起来。
6. 创新数字消费。鼓励数字电商与文旅产业融合,支持打造“浏浏阳阳”数字吉祥物,并接入deepseek平台,借助短视频直播和在线平台,实现“浏浏阳阳”直播介绍浏阳旅游目的地,推广在线旅游、虚拟演唱会等新型娱乐模式和业态,积极推动AI数字人、VR文博展览、AI定制烟花秀、元宇宙烟花馆等新型文旅消费。鼓励数字游戏产业与历史、文化、教育融合,以发生在浏阳的重大事件为背景,支持开发一系列国风版虚拟现实体验游戏、数字景区剧本杀和沉浸式研学旅行等寓教于乐、虚实结合的新项目。支持打通数字消费渠道,依托“一机游浏阳”“烟花云”微信小程序,升级初心源·湘鄂赣文旅一卡通、民宿联盟度假卡、“浏阳嗨卡”,进一步提升线上线下业态的数字化消费水平。
三、实施产业品质创优工程
7. 聚焦产业链建设。把握文旅产业链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链的契机,推动文旅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积极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举办文旅推介和招商会,力争引进中国500强企业和中国旅游集团20强企业。重点推进浏阳河“一河两岸”城区段开发,建设“一园四镇”和浏阳河百里画廊文旅产业带,打造体验式城市公园综合体道吾山景区,提质环天空剧院文旅消费集聚区和民宿产业集群。持续跟踪重点储备文旅项目,加强要素保障,推动高坪浏阳河艺术小镇、大围山冰雪项目等尽快落地开工。2025年力争新增3家规模以上文体娱企业,在建项目不少于10个,竣工项目不少于5个;到2027年,旅游收入突破600亿元。
8. 优化综合性配套。探索建设橘子洲、岳麓山至浏阳的低空飞行项目,开通橘子洲、岳麓山、五一广场等热门景区商圈直达天空剧院、大围山等的旅游直通车,推动干线公路与重要文旅场所实现无缝连接,支持在国省干线公路和通景公路沿线合理增设文旅驿站、便民服务区等设施,打造“畅游浏阳”交旅融合示范工程,加快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格局。提升餐饮品质,大力推广浏阳蒸菜,加大蒸菜进景区、进民宿、进博物馆力度,让游客吃得放心、安心、开心。提升住宿业承载力,加快温德姆酒店、通程国际大酒店、君逸财富大酒店、洲际酒店、芳草地度假酒店等高品质酒店建设,力争培育、引进5个投资上千万元的精品民宿。
9. 加强品牌化塑造。全力抓好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力争通过文旅部组织的首批验收。大力推进旅游品牌创建工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力争创成1家国家甲级旅游民宿、3家省五星级旅游民宿;推动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博物馆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庆泰花炮博览中心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推动北盛仓文化旅游区(王震故居)、皇龙峡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苏故文化旅游区、仁和洞文化旅游区、龙溪大峡谷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动画里小河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南车湾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古港镇、张坊镇创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镇,白石村、沔江村、楚东村、田心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全面提升浏阳文旅吸引力和竞争力。
10. 推动八大项提质。全面开展文旅场所(馆)八大提质行动,深耕产品业态提质,打造来浏阳“看烟花、吃蒸菜、品美食、玩非遗、住民宿、赏美景”的全产业链;加强场馆硬件提质,提高文旅场馆吸引力;推动周边配套提质,提升出行效率和旅游体验;注重文化内涵提质,提升地域文化的辨识度、知名度;强化宣推引流提质,输出更多有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宣推作品;加快数智赋能提质,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等新型文旅服务;推进服务规范提质,做到标准服务、微笑服务、高效服务、文明服务和品质服务;加强安全保障提质,确保行业领域总体安全稳定。全面推动文旅场所扩容提质、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浏阳文旅的吸引力、承载力和满意度。
四、实施文旅融合创新工程
11. 做强烟花文旅。配合市政府出台《浏阳市关于建设世界烟花旅游目的地的若干措施》《浏阳市关于推动“烟花文旅 科技”融合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打造“世界烟花旅游目的地”。聚焦烟花 文化、烟花 科技、烟花 演艺、烟花 民宿、烟花 美食融合发展;重点支持“烟花 演艺”新业态发展,力争“烟花‘浏’芳 浪漫世界 2025世界旅游小姐湖南赛区总决赛”落地浏阳;邀请明星、艺人、音乐大咖、新媒体平台,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会,拍摄综艺节目,发展烟花主题演艺经济。协助推动天空剧院扩容提质,建设城市烟花燃放综合体,打造“一生必看的世界顶级焰火秀”。支持李畋剧场开展营业性演出和商业化运营,丰富个性化、体验式旅游产品,与天空剧院形成差异化发展。鼓励乡镇街道、烟花企业结合自身特色,打造烟花研学、烟花剧场、烟花音乐节等特色烟花文旅项目。
12. 做活乡村文旅。推进乡村特色地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鼓励各乡镇结合本地特色建设文旅乡镇,巩固育强“非常6 1”乡村特色产业(“油茶、花木、家居、蔬果、烤烟、黑山羊”等农业产业 文旅产业)。打造“三湘民宿第一高地”,以“一河两山”(浏阳河一连云山一大围山)为重点,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建设民宿聚集区。推出非遗游、乡村生态游、休闲游、康养游等种类丰富的文旅产品,全力推动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13. 做优红色文旅。高度重视用好红色文旅资源,办好胡耀邦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谭嗣同诞辰160周年系列活动。以苍坊旅游区、秋收起义纪念馆“两镇两馆”为重点,策划“我的光辉起点”音乐焰火党史课;创新红研、红节、红展等“红色 ”模式,培育智慧文博、数字文创等新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串联谭嗣同故居、浏阳市博物馆等景点,让游客真实触摸革命文化、历史文化,让“文物热”“文博热”持续升温。
14. 做深体旅融合。推动体旅融合发展,做大做强“赛事经济”,充分发挥“全BA”群众体育赛事IP效应,创新举办浏阳市全BA篮球赛;依托浏阳好山好水好风景,挖掘开发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旅游产品,引导溯溪类项目有序化开发、高品质建设和管理。结合烟花旅游开创“烟花之‘夏’浏河之滨”浏阳市首届湘鄂赣三省区域联盟羽毛球邀请赛;充分利用浏阳河、潇湘健身步道等特色资源,开展“中国辉煌足迹2025新长征系列赛(浏阳市站)”“湘赣姐妹游浏阳 美人徒步美人谷”等赛事和活动。
五、实施文体惠民共享工程
15. 建强惠民阵地。坚持城乡公共文体设施一体推进,建设高质量建设智慧社区健身中心6个、国球进社区(村)10个,继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持续巩固城区10分钟、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圈,提升群众幸福感。推动文化馆、花鼓戏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整体搬迁、提质改造工作,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充分利用图书馆三楼打造“周小愚美术馆”新型文化空间;对7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进行提质改造,提升图书馆智慧服务水平。优化体育中心区域交通,实现人车分流,切实做好低免开放工作,持续探索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对外开放,提高场地利用率,全力推动文化阵地、红色阵地、体育阵地共享。
16. 优化公共服务。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围绕“服务在一线 文旅大惠民”品牌,组织开展第八届欧阳予倩艺术节、全民读书月、文旅大讲堂、祭孔大典、“雅韵三湘 文韵浏阳”经典剧目惠民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联动开展2025年“欢乐潇湘 品质长沙 诗画浏阳”群众文艺汇演活动,举办长沙市“百姓大舞台 有艺你就来”群众文艺大赛浏阳赛区活动,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实施“全民美育工程”,配合举办“向美而行”美学课堂、开展“我的美好庭院”改造行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培训,加强文旅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文旅行业公共服务水平。
17. 铸造文艺精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入挖掘革命历史、现实、清廉等题材,把“自强不息、敢为人先”“无改革、不浏阳”等文化元素挖掘利用好、创新发展好,奋力打造“浏派”文艺现象。点校出版《浏阳乡土志》,系统整理浏阳历史文献、古建筑档案,挖掘谭嗣同、胡耀邦、王震、欧阳予倩等名人故事,构建数字化资源平台,为创作者提供素材支持。加强与各协会的交流,联合创排相关作品。创作复排花鼓戏《龙鳞剑》《蔡九鸣锣》《平安是福》和乡村振兴题材等作品,着力抓好舞蹈《浏山浏水》、花鼓小戏《回来了》、舞台剧《寻迹白沙》、油画《古镇夕阳里的悠然时光》、跨界融合轻喜剧《花炮很神》等一批文艺精品创作。
18. 丰富体育赛事。举办第十五届机关运动会、第十一届三对三篮球联赛、第八届冬季马路赛、2025年湖南省老年人太极拳剑比赛、第八届湘鄂赣老年气排球邀请赛等赛事活动;组织浏阳市代表队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长沙市第十一届运动会、长沙市社区(乡村)运动会等重点赛事。开展全国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等体育相关调查工作,为全民健身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深化体教融合,举办浏阳市青少年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桥牌赛、篮球赛等青少年赛事,推动竞技体育与青少年健康共同发展。
六、实施文脉传承守护工程
19. 强化文保工作。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组织全市文物安全业务培训,全力修缮革命文物、提升展陈品质、开展纪念活动,全力申报第九批国保单位。全面推进乡村文物保护工作,做好谭嗣同故居及墓祠白蚁防治,启动王震故居陈列展览提质改造项目,推进并完成彭家大屋、沈家大屋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推进椒花水库考古发掘项目,开展长赣高铁、浏阳江背高速考古发掘等工作。全力做好浏阳市博物馆馆藏陶瓷器、珍贵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以及数字化保护。
20. 创新非遗传承。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快实施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引进一批非遗科技重点企业。广泛开展非遗“六进”活动,持续推动“非遗 医药 文旅”融合发展,擦亮社港文旅康养特色小镇新名片;拓宽菊花石、夏布、蒸菜、客家民俗等非遗元素应用场景。加强非遗整体性保护,加快项目申报,争创长沙市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推进江氏正骨术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组织湖南省级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申报,评定本级非遗项目。
七、实施文旅声量跃升工程
21. 策划主题热点。开展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整合串联全市旅游资源,持续擦亮“一起来唱浏阳河”“我在浏阳说爱你”等外宣品牌,放大浏阳烟花、浏阳蒸菜等IP品牌效应,全年推出“跟着烟花游浏阳”“跟着美食游浏阳”“跟着赛事游浏阳”“跟着文物游浏阳”“跟着非遗游浏阳”“跟着短剧游浏阳”六大旅游热点,确保全年话题不停、热度不减。
22. 平台创意引流。整合“双微一抖一书”平台资源,构建“头部平台主阵地、垂直平台强渗透、新兴平台拓增量”的传播矩阵。创新“短视频 直播 话题互动”内容供给模式,鼓励创新国潮动漫、剧本杀式探秘等年轻态传播产品;推出“天空版·戏剧幻城”,演绎浏阳浪漫;充分利用明星资源,引进影视剧、微短剧拍摄等吸引流量,创新演艺模式,激活粉丝经济,凸显“烟花 娱乐”引流效应。
23. 拓展文旅市场。着眼长沙、长株潭、湘鄂赣三个“一千万”消费群体,做好精准引流工作。加大赴外地及外地游客来浏的宣传推介力度,特别是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等外省旅游团接待与推介工作。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及省、长沙市入境旅游政策,与热门入境城市联动,吸引入境游客,充分调动旅行社、OTA平台等市场主体开拓入境游市场的积极性,提升文旅国际化水平,全力推动“浏阳流量”破局出圈。
八、实施优化营商护航工程
24.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文旅领域顽瘴痼疾综合整治,着重抓好重要节点、重点领域监管执法,严肃查处“零负团队”“擅自经营旅行社业务”、欺客宰客等扰乱旅游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净化市场环境。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对全市涉互联网营业性演出(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开展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营业性演出行为。
25. 加强广播电视管理。依法规范境外电视传播秩序,开展日常卫星电视管理整治。强化电视开机广告治理,坚决打击违规商业广告。重点抓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保障全市广播电视系统播出平稳有序。
26. 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游客满意在浏阳”行动,强化行业自律,优化营商环境,培育一批放心景区、放心餐饮、放心住宿。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竭诚办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政务规范建设,做好重大事项督查督办、应急值班、公文运转、机要保密等工作,确保政令畅通。提升财务管理效能,深化零基预算,强化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保障水平。
附件:1. 2025年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选址汇总表
2. 2025年浏阳市旅游品牌创建计划汇总表
附件1
2025年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选址汇总表
责任单位 |
建设地址 |
项目名称 |
场地面积(平方米) |
场地类别 (新建/改建) |
浏阳市 (16个) |
古港镇桃园社区公共活动中心 |
乒乓球台4张 |
150 |
新建 |
文家市镇湘龙村老年活动中心 |
乒乓球台2张 |
75 |
新建 | |
集里街道禧园小区(电力局小区) |
篮球场 |
600 |
新建 | |
官渡镇竹联村村民活动广场 |
篮球场 |
600 |
新建 | |
澄潭江镇达坪村村部 |
篮球场 |
600 |
新建 | |
普迹镇普泰村江湾屋场 |
篮球场 |
600 |
新建 | |
普迹镇普花村村部对面 |
篮球场 |
600 |
新建 | |
镇头镇土桥村土桥组 |
篮球场 |
600 |
新建 | |
蕉溪镇金云村集镇道塘组 |
篮球场 |
600 |
新建 | |
社港镇浏北村村民活动中心 |
篮球场 |
1000 |
新建 | |
淮川街道新北社区中央国际小区5栋A单元2楼 |
智慧社区健身中心 |
150 |
新建 | |
淮川街道恒大华府四期六栋1楼 |
智慧社区健身中心 |
150 |
新建 | |
浏阳市 (16个) |
集里街道北城社区创意卓悦城一期S-3#栋2楼 |
智慧社区健身中心 |
150 |
新建 |
集里街道西湖村名河依山郡小区1栋1楼 |
智慧社区健身中心 |
150 |
新建 | |
关口街道金桥村麓悦尚宸苑1楼 |
智慧社区健身中心 |
150 |
新建 | |
关口街道办事处长兴社区银天长兴湖壹号5号栋1楼 |
智慧社区健身中心 |
150 |
新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