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读到诗人张维屏对《琵琶行》的赞叹:“开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在我看来,《琵琶行》之所以历经一千多年的时光仍有如此魅力,大概离不开诗歌、音乐、人生的交织结合。在一曲琵琶声里,既融入了琵琶女的悲惨身世,也融合了诗人自己风风雨雨的坎坷人生。
诗人在第三段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女手法娴熟。大弦弹出的声音深沉悠长,如同阵阵疾雨;小弦弹出的声音细促清脆,仿若窃窃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交错杂弹,就像大珠小珠滴落玉盘之声。形象的比喻表现出了琵琶声的清脆悠长、顿挫缓急,不禁给听众带来轻松愉悦之感,如一首“春风得意少年时”的颂歌。曾经,琵琶女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师出名门,少年得志,艳压群芳,备受追捧。这也勾起了白居易对自己辉煌人生的回忆。曾经的自己,少年成名,轰动京城。在这个音乐片段里,两个人都进入了年少时的春风得意中。
诗人接着又写:“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快乐的时光很短暂,由黄莺欢啼忽变为泉水在冰下呜咽,轻快欢乐变成了冷涩凝绝,仿佛琵琶女人生的转折:容颜渐老、门前冷落、嫁与商人、独守空船。琵琶女的讲述也让白居易仿佛看到了自己惨遭贬谪、不闻丝竹、卧病浔阳、取酒独倾的惨况。琵琶女的飘零孤寂与他在江州的孤苦悲凉是那样的相似。琵琶女借琵琶声来传递幽凄之心,白居易通过描写音乐来表达内心苦闷,此时的曲调既是琵琶女命运突转的写照,也是诗人人生转折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