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保险销售乱象需多管齐下

Aa
分享到: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点名“新冠”保险套路繁多。

  一些保险销售人员为吸引消费者投保,宣称核酸阳性即可赔付,消费者实际感染后才发现“内有乾坤”,如设置要求提供CT检测报告和医生确诊通知书才能理赔等苛刻条件,使得理赔条件与销售人员在推销时所承诺的并不一致,消费者原本以为只要染病就能赔付却连遭拒绝。

  此类由于销售误导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事实上,保险业长期被人诟病“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宣传容易赔付难”。在个险渠道,个别销售人员或有意或无意地在介绍保险责任时断章取义、避重就轻,夸大保险责任范围,并弱化保险责任免除等关键信息,从而严重误导消费者,为消费者理赔埋下隐患。更有恶劣者,为提高销售业绩,以折扣优惠、公司规定、核保政策等为由,变相误导消费者盲目投保或搭售非必要高保额产品,实际并不符合消费者需求,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而在银保渠道,也存在“存单变保单”等靠“忽悠”把银行客户的存款“隐秘”变成保险产品的恶劣行为。

保险相关推荐

保险推荐资讯

保险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