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田间日”无人下田,无人农机打开通往智慧农业的“一扇门”

Aa
分享到:

  拖拉机驾驶室里空无一人,方向盘自行转动后,便在农田上留下一条笔直的旋耕轨迹;返青的冬小麦田里无人劳作,遥控器轻轻拨动,便有无人机腾空而起,每小时完成280亩植保作业。4月13日,在位于北京昌平区崔村镇,无级变速拖拉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农机、无人机汇聚田间,这是昌平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举办的“田间日”活动。新京报记者在现场获悉,田间日展示的一部分农机作业形式或许并非京郊田间作业的常态,但已是农业机械化生产能够看到的未来。

  技术更新农机作业进一步解放劳动力

  伴随发动机的轰鸣,田埂上的拖拉机缓缓启动,旋耕齿轮一圈圈地转动,留下的痕迹在田间呈现出几列笔直的线,靠近田埂边界处,机械敏捷地掉头、调整方向,就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田间作业。这次,拖拉机手没有坐在驾驶舱里,他远远地站在一边,注视着拖拉机的作业全程。

农机相关推荐

农机推荐资讯

农机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