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无论是米饭还是面条,本质都是碳水化合物。在这个崇尚减肥的时代,碳水似乎被“打入了冷宫”。不过,吃米和吃面到底哪个更容易胖?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在权威营养期刊《营养素》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首次探讨了主食偏好与肥胖风险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与爱吃面食的人相比,爱吃米饭的男性发生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的风险分别降低25.7%和11.4%,女性的腹型肥胖发生率减少10.2%。
研究者在基于我国西北五省的前瞻性队列中收集到105840名参与者的数据,基础信息包括人口特征、生活方式以及病史。肥胖相关的数值包括体重、体脂率(BFP)、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腰围(WC),其中,男性BFP>25%和女性BFP>35%被定义为全身肥胖;男性WC≥90厘米和女性≥80厘米被定义为腹型肥胖。另外,主食偏好类别以大米和小麦的每周摄入频率为制定依据,每天都吃米饭或每周吃4—6次,但吃面食的次数<4—6次/周,即为米饭爱好者;相反,每天都吃面食或每周吃4—6次,但吃米饭的次数<4—6次/周,即为面食爱好者;其余参与者有着相似的食用大米和小麦频率。
由于该数据来自西北,面食爱好者占多数。具体来说,仅有7.84%的男性和8.28%的女性更喜欢将大米饭作为主食,这部分人往往更年轻,受教育程度更高,但体育活动更低,更常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