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从5月22日起至10月,全面开展全市夏秋季防灭蚊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通过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有效降低市民生活生产环境蚊虫密度,减少蚊虫骚扰,预防蚊媒传染病暴发流行,确保广大市民健康安全。
随着夏季来临,蚊、蝇等病媒生物进入活动高峰期,压制蚊蝇高峰是防控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的关键措施。为此,市爱卫会组织开展“清洁家园、灭蚊防病”主题宣传活动,各区也将同步开展一次大型现场宣传活动、组织一次以清除积水和清理卫生死角为主的突击行动、开展一次杀灭成蚊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蚊媒密度水平。
市爱卫办介绍,今年本市夏秋季防灭蚊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将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防制成常态”,各区以“五加强”落实常态防制措施: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利用学校、建筑工地、物业从业人员、社区卫生干部、病媒生物防制专业服务机构、应急处置等六类病媒生物防制线上培训课程,继续强化社会培训;加强孳生环境清理,持续推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和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小餐饮店等重点场所环境卫生质量提升;加强重点场所控制,针对疾控部门监测蚊虫密度指标超标或异常波动的区域,居住密集的大型居住区、老旧居住区、农民集中居住点,市民集中活动的集贸市场、旅游景区(乡村民宿)、体育健身场所、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办公楼宇、养老机构、建筑工地(拆迁工地、闲置空地)、公园绿地,国家会展中心和第六届进口博览会接待酒店、定点医院等四类重要场所,多部门共同督促场所相关责任主体加大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力度;加强科学预防控制,组织做好以蚊虫为重点的病媒生物监测和控制效果评估,针对监测超标的街道、镇,及时做好后续督促与指导;加强应急处置保障,进一步完善区级应急保障队伍和街镇应急保障队员配置以及器械和药物储备,完成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确保及时有效处置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点以及局部区域蚊虫高密度情况,保障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