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戴梦希
每逢盛夏将至,雷雨增多,机场航班延误情况都会有所增加。不管是因为天气原因还是航空管制等因素,作为乘客被延误在候机厅或机舱里待上几个小时,或许内心最懊悔的就是没有买一份航班延误险(以下简称“航延险”)。
不过,航延险在被更多大众认知的同时,与之相关的“薅羊毛”和骗保行为也频繁爆出,甚至造成航延险市场出现“缩水”现象。近日,北京市公安局破获的首例航延险诈骗案件被公之于众,再次引发市场对该险种的高度关注。
本报记者戴梦希
每逢盛夏将至,雷雨增多,机场航班延误情况都会有所增加。不管是因为天气原因还是航空管制等因素,作为乘客被延误在候机厅或机舱里待上几个小时,或许内心最懊悔的就是没有买一份航班延误险(以下简称“航延险”)。
不过,航延险在被更多大众认知的同时,与之相关的“薅羊毛”和骗保行为也频繁爆出,甚至造成航延险市场出现“缩水”现象。近日,北京市公安局破获的首例航延险诈骗案件被公之于众,再次引发市场对该险种的高度关注。
报告网所有产经新闻是由用户上传分享,未经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