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之争鏖战至中场,普遍把高速公路场景下的辅助驾驶收入囊中后,赛场逐渐转换到城市场景。高精地图,汽车的“上帝视角”和“千里眼”,也是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拐杖”。然而从曾经的“宠儿”到如今备受争议,甚至有些车企提出要放弃,高精地图再次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近段时间以来,众多主流车企纷纷宣布弃用高精地图,主动丢掉拐杖,关闭“上帝视角”。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最近一年,已有包括理想、小鹏等近10家车企或科技企业表达了弃用高精地图的想法,或宣布探索“重感知,轻地图”的路径。短短几年,高精地图似乎从香饽饽变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高精地图由热转冷背后,是高级别辅助驾驶由高速场景驶入城市出行时所遇到的困境。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际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加起来也就30万公里,但全国的城市道路则有近1000万公里。在车企加大控制成本力度以及城市高级别辅助驾驶加速落地的当下,成本高昂、更新速度跟不上,成为车企和高精地图“解绑”的重要原因。有车企吐槽,“高精地图妨碍了自动驾驶进城”,丢掉了高精地图这根拐杖,高级别辅助驾驶也能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