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生毕业季与实习季的来临,虚假实习证明买卖随之火热。《工人日报》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以“实习证明”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有十余万篇相关帖子,内容涉及“实习证明购买”、“实习证明进档案吗”等方面,还有不少人在评论区留言寻找获得实习盖章的途径。(7月17日工人日报)
“虚假实习证明办理业务”的出现并非偶然,其背后反映了年轻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焦虑。据统计,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在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客观上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考公、考研成为了热门选择,相较于实习,学生更愿意将时间投入到升学与备考当中。同时,在实习过程中以及实习安排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让大学生群体对实习变得不如以前“上心”了。因此,在规范证明造假时,实习本身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大学生群体选择开设虚假实习证明的主要原因是实习时间与学生的考研升学、考公就业安排上存在重叠和冲突。近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加促使学生对未来做出提早规划。大趋势下就业形势的变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自身关于未来就业定位的改变等,使得学生群体对自己将来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思考。相较于前往企事业单位实习,专心考公考研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则更为重要。高校要适应形势变化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尊重学生发展需求,才能避免他们陷入考研考公和实习的两难取舍境地,从而转向寻求“虚假实习证明办理”来“应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