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里唯一带“菜”字的当数淡菜了,作为一种来自礁岩间的贝类,其壳为楔形,色黑而有光泽,壳上纹路颇像指纹,它的学名贻贝已完全被浙江海岛人忽略,我们叫惯了淡菜。
至于淡菜之名缘何而来,说法五花八门。《茶语客话》里提及:“淡菜,即蚌肉也,始于蜑户多食之,遂讹为淡。”聂璜在《海错图》里认为:“潮汐虽往来于期间,其性必嗜淡水于泉石间,故恋恋不迁。此淡菜之由以得名也。”《清稗类钞》里则这样记载:“淡菜为蚌属,以曝干时不加盐食,故名。”
淡菜真正过着“饭来张口”的贵族生活,它们附着于礁石上,只需微微张开壳,让海水直接流进,便可以通过鳃纤毛输送海水中的营养。淡菜能牢牢黏附在礁石上,抵抗汹涌海浪持续不断的冲击,全赖于它那有黏性斑块的足丝,野生淡菜足丝茂密,养殖的相对少。采捞野生淡菜是一门技术活,极考验一个人的水性,得潜入海里几米甚至十几米处,脚背勾住礁石,一手扶住礁石壁,一手铲淡菜,换气时浮上水面,称为“拱淡菜”。拱淡菜风险大,事故时有发生,幸而,后来有了大量的人工养殖淡菜,只需在海上打桩、牵绳等,即可轻松捞获,如此一来,食美味时,我们也少了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