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玉环多岛礁岸湾,大多乡镇有海滩礁岩,其中明礁以海山乡最多。海山乡茅埏岛上的炮西礁、叠石礁、箬笠礁,横床岛上的竹丝礁,这些礁石上长满褶牡蛎。褶牡蛎因外壳多细小褶皱而得名,个头小,鳞片紧紧附在岩石上,成片生长。褶牡蛎一个幼体在岩床上一刻钟能产卵十万粒到数千万粒,生命力惊人的旺盛,前人形容它们“附石而生,块垒相连如房”。
家乡人会使用一种极像螺丝刀的木柄尖口工具去撬牡蛎,雪亮的尖头从褶牡蛎的尾部切入,凿出缝隙撬出带肉的半爿牡蛎,用手将蛎肉划入木桶。若没有经验,从蛎头戳下,就可能碰到蛎膏,这样肉膏分散,品相和品质大打折扣。完整的牡蛎刚剥离下来每个细胞都活跃着,肌肉饱满而富有弹性,嫩黄的色泽比梭子蟹的黄膏紧致艳丽,又有黑丝般的裙边,如吸入晨曦的玉石,乡人称之蛎黄。
我第一次去海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午在芦浦镇的分水山码头乘船。家乡很多小码头就地貌建成,分水山码头两侧是海礁组成的岩山,中间露出一块平坦的海滩。要赶在涨潮时在岸上上船,再次涨潮时赶回,若退潮了船就靠不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