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面对外贸下行压力,近期多个部门接连出台稳外贸政策,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接下来,回应外贸企业需求,相关部门还将在便利跨境商务人员往来、支持企业境内外参展营销、提升外贸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出台更多举措,为企业开拓市场保驾护航。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和企业纷纷表示,企业是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针对性举措的出台将有效激发企业干劲,增强中国外贸内生动力。
上海协调推进区港一体化发展,将长江沿线和长三角沿海港口纳入“联动联卸”作业范围,每个标箱货物节约物流成本100-400元;重庆率先采用铁路专用运输车进行整车运输,单次运量较传统集装箱提升1.5倍,可为企业降低约15%的成本;进一步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合规费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7月,宁波、上海、深圳等沿海口岸已经实现定向降低国际航行船舶引航(移泊)费用约1.5亿元,为企业减负增效……在8月31日的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给出上述数据。
记者获悉,此前海关总署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在12个省市17个口岸城市集中开展为期5个月的2023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以上便是该行动的阶段性成效,也是我国促外贸保稳提质政策举措效果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