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叠加,组成了8天的超级黄金周。作为我国疫情全面放开之后的首个中秋国庆假期,今年黄金周的消费情况备受关注,火热的消费市场也成为观察经济韧性的一个窗口。长假期间,证券时报记者深入调研婚庆、旅游、餐饮、消费电子、黄金珠宝等多个行业,走进酒店、商场、售楼处、奶茶铺、电影院,在处处升腾的烟火气中感知消费的温度,并推出“国庆消费调研”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国庆假期恰逢中秋佳节,“双节”叠加在增加节日氛围同时,也激发了消费活力。证券时报记者节日期间实探商超和百货等消费市场发现,各类体验活动层出不穷、新供给抢滩入市、新业态首发引领,共同打造节日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多地商务部门发布的节日期间销售情况显示,不少商超百货的销售额同比增幅约两成。其中,深圳市重点监测的商圈客流总量同比增长122%,销售额同比增长19.8%;上海35个重点商圈进店线下客流总量达到3789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34.6%,较2019年同期增长19.8%;北京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企业实现销售额92.7亿元,同比增长21.8%,较2019年增长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