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第三届城市治理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本次论坛采取“1+5”的方式,即一个主论坛加五个分论坛。主论坛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承办。
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在致辞中指出,城市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首先,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全面加强,很多指标明显提升。其次,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激活了创新动力。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市将趋于集约化、智能化、低碳化,必将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第三,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安全保障。城市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同时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只有通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经济体系,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原主任韩保江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类型,因此面临着不少难题与挑战,诸如人口老龄化,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数字化、智能化滋生的“新现代化病”,以及统筹安全与发展等。面对这些难题与挑战,要着力统筹好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着力破解“卡脖子”问题,推进制度型开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