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关于保险业“开门红”的争论越来越多。有观点认为,“开门红,全年红”,险企应该高度重视,积极备战,开拓业务。也有人认为,短期密集营销产生了诸多销售乱象,让客户“审美疲劳”甚至反感,不如抛开“开门红”不谈,持续做好全年业务,平稳发展。
实际上,以上两种声音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保险业“开门红”一般是指寿险公司在岁末年初之际开展的集中营销活动,通过特价促销、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等方式提升销售业绩。已有约30年历史的保险业“开门红”,的确让不少险企抓住机会实现业绩增长,以至于“开门红”成了行业的一项“例行大事”。但近年来,围绕“开门红”的行业乱象开始受到监管部门、市场主体以及客户的高度关注,不搞“开门红”的声音渐渐高涨。
在笔者看来,相对于搞不搞“开门红”,保险业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比如,科学制定年度预算、合理设计保险产品、规范行业销售秩序,在取得良好“开门红”业绩的同时,保障业绩长期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