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汇会议明确贝类养殖生态碳汇功能

Aa
分享到:

  证券时报网讯,11月30日,以推动海洋碳汇产业发展为目标的“海洋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方法”论证会在大连举行,会议汇聚了国内众多海洋碳汇领域的权威学者和专业人士,旨在推动海洋贝类碳汇交易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并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核算方法依据。

  碳汇,意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海洋碳汇(又称“蓝碳”),是指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学术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海水贝藻养殖可以形成海洋碳汇。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家,养殖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大部分沿海地区又多以海水养殖贝藻类为主,贝藻类养殖的周年往复生产性,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典型的“产业型蓝碳”。一旦形成了合理的计量和交易机制,可以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的开发。

  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工程院院士吴丰昌、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工程院院士蒋兴伟、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工程院院士潘德炉、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的工程院院士张偲等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组,共同听取了相关研究人员关于海洋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方法和立体监测系统、浮游植物固碳效率、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和獐子岛贝类养殖生态系统沉积碳汇初步核算等方面的主题报告,并就贝类碳汇交易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充分交流,明确了海洋滤食性贝类养殖生态系统具有碳汇功能,细化了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方法,为海洋贝类碳汇交易核算方法学提供了科学的论证和宝贵的指导性意见。

海洋相关推荐

海洋推荐资讯

海洋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