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管理:轻症乳糖不耐受人群如何提高牛奶摄入量

Aa
分享到:

刘汉灵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和活性物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喝奶300-500g。牛奶中含有20%-30%乳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全世界人群中约1/3至1/2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亚州人种乳糖不耐受发生率甚至高达93%。存在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在饮用牛奶后会出现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主要原因是其体内缺乏乳糖酶或乳糖酶活性低,无法将牛奶中的乳糖降解,特别是婴幼儿与老年人、病人更为明显和容易出现问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21中明确指出,对于乳基幼儿配方食品(无乳糖和低乳糖产品除外),乳糖占碳水化合物含量应≥50%。因此乳糖酶的补充对解决乳糖不耐受具有重要意义。

  乳糖酶 (Lactase),即β-半乳糖苷酶,原来存在于人体内,因人种、地域与饮奶习惯而可以分泌。乳糖酶可催化乳糖分解为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乳糖酶在37℃、PH值3-8范围内活性稳定。而健康成年人24小时内的胃酸PH值的变化可以从1.58±0.48到4.32±1.23;12-60月龄正常儿童其胃酸PH值在2.6-5.0之间变化。而人体中每消耗10g-13g的乳糖需要补充2500ALU乳糖酶,所以轻症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通过口服补充乳糖酶提高牛奶摄入量。

乳糖相关推荐

乳糖推荐资讯

乳糖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