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网红食品砸了农科院的牌子 | 时评

Aa
分享到:

  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红零食以各种求新求变的“卖点”和“网红效应”,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其中,不少网红零食打着“农科院或农业大学研制”的旗号作为卖点。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零食推荐,不少博主都在倾力安利此类零食,并称其“配料干净”“健康吃不胖”,是“国货之光”,收割一波又一波流量。据上海市消保委报道,有消费者在线上店铺下单这款零食,收到后发现其包装上并没有“农科院或农业大学研发”字样。对此,相关机构也回应称,没有针对该产品“悉心研发”,湖南省农科院也表示该产品宣传由“湖南农科院研发”并不属实。

  这种“李鬼”行为,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也对那些真正投入科研的机构造成了负面影响。网红零食为何要弄这些噱头?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产品的差异化是获得消费者关注的重要手段,而“农科院或农业大学研制”的标签,无疑给这些零食赋予了一种“科技含量高、品质优良”的形象。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容易被夸大的宣传所吸引。

  同时,一些电商平台对于上架产品的审核不够严格,导致“李鬼”得以混入市场。据悉,商家在线上销售食品,需向平台提交食品经营许可证用以审核,但该证只是商家经营资格证明,并不涉及具体商品信息。无良商家瞄准这一管理漏洞,大肆销售“伪农科院”食品。

食品相关推荐

食品推荐资讯

食品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