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古画中人在博物馆跨年是什么感受?看展览原来可以这么好玩

Aa
分享到:

  一边是唐寅笔下的仕女,姿态婀娜,衣袂飘飘;一边是年轻的参观者们,身着文艺复兴时期的蓬裙,屏息凝视。透窗侧望,达·芬奇笔下的女子头发飘散,身着汉服的观众们围绕在“她”的身旁。隔着一道几乎看不见的低反玻璃,历史与现实、艺术与生活、东方与西方奇妙地连接在一起——昨夜今晨,上海博物馆举办“对话达·芬奇——迎新奇妙夜”,鼓励观众变装成画中人,一起在博物馆迎接2024年的到来。不少参观者表示,在参观展览、了解历史之外,没想到博物馆也能这么好玩。

  12月31日晚上17时45分,上海博物馆门前已有不少盛装而来的参观者等候入场。市民陈女士和朋友得知上海博物馆将在跨年夜举办迎新活动,并且为呼应“对话达·芬奇”特展,鼓励观众们变装身着传统汉服或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古典服装来博物馆时,立即和朋友一起预约前来。“博物馆是展示历史文化的地方,无论中外博物馆我都会穿着汉服参观。”陈女士说,此次特展展出唐寅的《秋风纨扇图》,她选择画家同时期的明制汉服,浅色对襟长外套大袖宽袍,下半截露出织金布料马面裙。“汉服包容性很强,像我们中国人一样。”

  走在上海博物馆里,汉服成了不少小朋友的新年新装,陌生家庭一起在大厅拍照;“对话达·芬奇”特展门前排队的人群中,科技感十足的机能风外套和长度及地的汉服交织,还有结对而来的朋友分别身着同色系的汉服与西式蓬裙呼应特展主题。参观者蔡女士用衬衫搭配马面裙,再披一件长羽绒服外套。“汉服不是‘古装’,无论审美还是功能,它都可以融入现代生活。”蔡女士很高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把汉服当作日常服装来穿着,“古画中人可以走进现代,融入生活,博物馆举办这样的活动别具意义。”

古画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