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由论文变为商品。广东聚焦解决科研人员“不愿转”和“不敢转”的难点、堵点问题,组织省科学院、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单列管理试点,激发成果转化活力。(7月9日《南方日报》)
在科技创新议题中有个比喻:原始创新是“从0到1”,科技成果转化是“从1到10”,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从10到100”。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关系着“从1到10”接力赛的关键“第一棒”。这一棒跑得好不好,对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卡点至关重要。
科技成果转化通常卡在哪?卡在成果处置、成果评估与收益落实上。正是由于这些卡点的存在,科技创新体系陷入“闭路循环”,不同环节与要素相互“隔离”,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效率低下。广东致力于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地,启动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创新构建使命导向的科技计划评价体系,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试点,势必会加快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