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出生于农历七月七,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将这天称作七夕节。七月,芙蕖满池,娇美,动人,取名牡丹吧。牡丹生得伶俐乖巧,格外惹人喜爱。村头巷尾闲坐的长辈们直赞这小丫头,日后必定水灵。
与牡丹年龄相仿、住得相近的孩子们聚在一处,好似欢蹦乱跳的一群小兔子,无论阴晴,不分农忙农闲,一群孩子就在村巷中嬉闹、追逐,饿了、渴了,抿抿嘴唇、拍拍肚皮,继续疯玩。到了饭点,大人们就扯开嗓子呼喊:“妞妞,娃子,回家吃饭咯”!有个小子,年长牡丹一岁,模样清秀,言语不多,却干脆利落,颇有小男子汉的气概,不论玩耍何物,从不争抢,很是谦让。牡丹颇为欣赏他的性情。刚吃过饭,孩子们又聚到了一块儿。“大热天的,猫狗都躲到阴凉处,怕热坏了身子,瞧那一张张小花脸,和戏台上的丑角有得一拼。”说话的是牡丹家隔壁的大爷。他甚是喜爱孩子,尤其是七夕出生的牡丹。
起初,牡丹对爱情的认知,是瞧见谁家都是一大家子人,连鸟儿也不例外,看它们栖息在屋檐下、柳树上,个个幼雏,张着小口,等待亲鸟喂食的模样,牡丹感受着它们的温暖与欢乐,心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