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淋巴瘤日来临之际,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联合全国淋巴瘤专家发起的《中国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生存现状和临床诊疗白皮书》正式发布。这是中国首份边缘区淋巴瘤(MZL)白皮书,具有大样本、广覆盖、多层次的特点。
边缘区淋巴瘤是常见的惰性淋巴瘤,好发于老年人,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9.4%。边缘区淋巴瘤通常发生在淋巴结边缘或附近组织,主要包括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EMZL)、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MZL)和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ZL)等。
白皮书调研结果显示,我国边缘区淋巴瘤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9岁,男性占比为62%。所有分型中,胃结外占比最多,且在诊断时更多为早期患者。除淋巴瘤相关科室外,消化科、普外科、呼吸科是常见首诊科室。约有20%的边缘区淋巴瘤患者在首诊时未能获得明确诊断,且与发病部位存在相关性。白皮书调研结果也显示,一线系统治疗边缘区淋巴瘤的常见方案主要为免疫化疗和以靶向治疗为主的无化疗模式(Chemo-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