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新增34家上市企业!

Aa
分享到:

2015年5月24日,湖南湘江新区正式授牌。十载砥砺奋进,新区从蓝图愿景蝶变为发展热土。这十年,是创新突破、产业崛起的十年,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十年。为全景呈现新区十年来的辉煌成就,我们特别策划“我们这十年”专题。通过系列报道,带您一同回顾新区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产业发展与动人故事,感受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共同展望新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十年前,一个处于内陆的国家级新区,既无沿海的资本便利,又无成熟的产业生态,上市企业寥寥,湖南湘江新区在资本市场的版图上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陪跑者”。

蓬勃发展的十年间,这里已成长为中部地区的“造星工厂”。新区直属区和统筹区内,新增34家上市企业,科创板“国产操作系统第一股”麒麟信安、北交所“锌粉第一股”新威凌等标杆企业从这里走向全国。

这场逆袭的背后,是新区懂产业、懂资本、懂未来,用政策精准度与资本灵活性为科创企业打通从破土到参天的生长密码。

十年前,湖南湘江新区刚获批时,长沙的产业标签还是“工程机械”。

但新区在关注“工程机械”之余,将目光投向了当时不算太热,但能“长跑”的赛道。

2008年,许小曙回国发表了3D打印主题演讲。彼时,3D打印技术在国内几近一片空白,与他的热情澎湃相比,台下的观众充满迷茫和疑惑。

一年后,依托省、市、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许小曙创办的中国3D打印民族品牌——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曙高科”)便在此横空出世。

在成立的两年内,华曙高科专心研发,以至于公司账面上的资金出现短缺。对此,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迅速将其纳入重点扶持项目,还在三年内拨付600万元扶持资金,并给予厂房代建的惠企政策。

“这个厂房完全是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当时是代建,三年之后我们再购回,对当时的公司来说是一笔无形的贷款,这是政府优化投资环境帮助企业解难。”华曙高科创始人许小曙介绍。

这笔无形的贷款让华曙高科“省”下来了研发的“真金白银”。

2012-2019年,企业持续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每年研发投入占总收入40%以上,2022年实现全球设备销量800台。

如今,伴随着建筑面积超14万平方米的增材制造研发制造总部(新园区)正式启用,公司客户保供能力和研发创新整体实力大幅提升。

无独有偶,2008年,戴立忠在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创立了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圣湘生物”)。

创办之初,公司没有实物资产,需要大量研发资金,加上国内陌生的创业环境,“在哪落脚?”成了一大难题。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戴立忠联系了招商人员,令他意外的是,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很快就安排人员对接并为他找到了创业地点,考虑到他刚回国创业,为了减轻压力,当即免了3个月的场地租赁费。

此后,企业需建设科技楼时,新区相关负责人带着戴立忠踏查辖区选地块;在土地拍卖、基地落户等环节提供指导与服务;还在企业急需发展资金时,以“创业基金”的形式为企业注资2000万元。

2020年,圣湘生物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前夜,湘江新区又主动将这笔“创业基金”撤回,退出让利。

随后的2022年,长沙新增的5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4家来自新区:4月艾布鲁创业板上市,10月新增全省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麒麟信安,11月,新威凌、赛恩斯相继上市。

上市的钟声不断敲响,这片土地已然成为产业的风口。

懂资本

在长沙岱勒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岱勒新材”)生产车间,所有的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据了解,岱勒新材满负荷一个月能生产出近10亿米的金刚线,相当于绕地球20多圈。

“作为国内第一家生产金刚石线的企业,我们仪器设备都是自主研发,非标准制式,无法评估,无法进行抵押贷款。”创业之初的情景,岱勒新材董事长段志明历历在目。

一筹莫展之际,新区推出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政策,让岱勒新材在短短一个月内就获得了500万元无抵押信用贷款。

此后,岱勒新材专心钻研,逐渐成长为新区梯度培养体系中的“瞪羚企业”,上市成为其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战略刚需。

为了护航岱勒新材上市,新区主动对接,组建IPO税务援助团,全面实施跟踪服务,定期上门送政策、梳理风险,帮助企业提前研判税务风险、提供精细专业服务。

在企业领先技术和新区陪跑式服务的“双向奔赴”下,2017年,岱勒新材在创业板上市,市值已超过20亿元,当年小个子的“瞪羚企业”成长为行业标杆。

“没有新区的帮扶,我们不可能这么快上市。”谈及2021年上市的经历,五矿新能源(原名:长远锂科)战略部部长曾科记忆犹新,这和2022年上市的新威凌董事长陈志强感受不谋而合,作为2022年湖南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新威凌自筹备上市到顺利登陆资本市场,用时2个多月就通过北交所审核。

而搭建企业间互帮互助、协同发展的生态平台,正是新区助力上市企业“二次成长”的重要抓手。

在2024年第四届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金牌董秘培养工程”开学典礼上,华曙高科等企业董秘作为导师代表接受聘书。“通过系统课程的学习,在推动公司成功实现上市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从董秘班学员到上市公司董秘的成长蜕变。”华曙高科董事、副总经理、董秘刘一展感慨地说道。

这不仅为我们架起了与业内资深前辈、优秀同行交流的桥梁,也加强了公司与各机构及园区其他企业的联系,对实现资源整合及互相赋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三德科技证券部的学员刘敏表示。新区将企业分为种子期、苗木期、成长期、壮大期、成熟期五个阶段,用梯度培育法为企业定制“生长方案”,科技金融体系、人才体系、平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四个维度打造创新生态,让一个个企业逐步成长为参天大树。

新区用耐心换取“长期主义”。

“湘江国投以‘股投联动’的方式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现金流,为我们的研发及市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激励我们大胆创新发展。”伊鸿健康相关负责人邹玄表示,伊鸿健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基金、资本的灌溉,产业基金可以进一步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为企业对接资源,帮助企业发展创新,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赴港上市。

新区用耐心换取“长期主义”。

“湘江国投以‘股投联动’的方式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现金流,为我们的研发及市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激励我们大胆创新发展。”伊鸿健康相关负责人邹玄表示,伊鸿健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基金、资本的灌溉,产业基金可以进一步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为企业对接资源,帮助企业发展创新,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赴港上市。

新区用耐心换取“长期主义”。

“湘江国投以‘股投联动’的方式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现金流,为我们的研发及市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激励我们大胆创新发展。”伊鸿健康相关负责人邹玄表示,伊鸿健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基金、资本的灌溉,产业基金可以进一步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为企业对接资源,帮助企业发展创新,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赴港上市。

新区用耐心换取“长期主义”。

“湘江国投以‘股投联动’的方式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现金流,为我们的研发及市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激励我们大胆创新发展。”伊鸿健康相关负责人邹玄表示,伊鸿健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基金、资本的灌溉,产业基金可以进一步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为企业对接资源,帮助企业发展创新,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赴港上市。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上市相关推荐

上市推荐资讯

上市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