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7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供厦食品标准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了18项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供厦食品标识 “鹭品”首次与公众见面,“鹭品”也将成为高品质食品品牌,这意味着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一直以来,“供港食品”“绿色食品”都是高品质食品的代名词。不久的将来,厦门市民将以拥有“供厦食品”为傲。
据了解,厦门市80%以上的食用农产品从外地输入,食品安全输入性风险高,一直是影响市民群众“舌尖安全”的重要因素。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部署,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于2020年11月启动了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致力于构建高于国家标准的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为厦门市民提供更加坚实的食品安全保障。
厦门市食安办常务副主任、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市食安联会长饶满华介绍说,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始终把保障民生放在首位,优先制订与市民日常饮食关系密切、消费量大的食品安全标准。此次集中发布18项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中,16项产品标准是首次发布的供厦食品安全产品标准。这16个供厦产品标准均与民生关系密切,不仅有市民日常膳食中必不可少的猪肉、牛肉等肉类标准,也有从厦门消费实际出发制订的香蕉、枇杷、莲雾、龙眼等亚热带水果以及苹果、柑橘等最常见的水果食品安全标准,还根据闽南地区居民喜欢饮茶的传统习惯,制订乌龙茶、红茶、绿茶食品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