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乐购山东促消周”·村有好品丨沾化冬枣“迎战”参赛 为乡村振兴的“甜蜜”事业争荣誉

Aa
分享到:

  歌曲《九儿》中“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红遍大江南北……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历史悠久。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早在7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先民便开始采集利用枣果,将其作为食材。唐代杜甫《百忧集》: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能上树千回;宋代欧阳修《送襄陵令李君》: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与枣有关的诗词层出不穷,引人垂涎欲滴。

  据了解,1995年5月,在“全国首届百家特产之乡”评选活动中,沾化县被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沾化冬枣成熟期晚,10月中下旬成熟,状如苹果,有“小苹果”之称。平均单果重20克左右;色泽光亮赭红,味质极佳,皮薄肉脆,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可食率达93.8%。沾化冬枣虽然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尤喜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在这类土壤上生长的沾化冬枣树冠高大,根系深而宽广,产量高,品质好。2002年08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沾化冬枣”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20年7月20日,欧盟理事会将沾化冬枣列入第二批175个中国地理标志名单。2021年4月,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11月10日,大众网记者来到滨州沾化冬枣特色生态农业示范片区,片区包括沾化区下洼镇全域,总面积149.5平方公里,域内62个村,5.9万人,冬枣种植面积9.8万亩。近年来,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立足实际、发挥特色,探索形成了乡村振兴新路径。今年,沾化冬枣产量达5.7亿斤,总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枣农人均纯收入预计可增加2000元。

山东相关推荐

山东推荐资讯

山东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