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白皮书——食养食疗 防治慢性病

Aa
分享到:

  本网讯 (记者 连荷)6月1日,在第19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上,中国营养学会正式发布《新时代慢性病防治食养食疗策略和行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杨月欣教授就白皮书的制定理念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时指出,白皮书提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以“食养、食疗和营养治疗”为技术措施,推广“食养食疗”工作模式和同防共治“智疗”路径,加大全民健康教育力度,控制危险因素,推动可持续的食养食疗技术发展和应用,满足慢性病患者健康需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和慢性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杨月欣在报告中指出,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大肆蔓延,耗费了大量社会资源,给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加强慢性病防治迫在眉睫。研究显示,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是慢性病防治的最佳措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和慢性病防治工作,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设立了合理膳食、全民健身以及慢性病专项行动。《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也明确提出了慢性病防治的工作目标。自2023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组织制订并先后印发了针对成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肥胖等8个系列食养指南,鼓励基层卫生工作者结合工作需要及患者实际,参考相关指南进行指导,辅助预防和改善慢性病。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改善全民营养,有效防治慢性病,2023年初,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食养是良医(food as medicine) ”的概念,强调在新时代积极发挥食养、食疗、营养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为此,中国营养学会组建了慢性病防治食养食疗工作组和专家组,组织编制完成了白皮书。白皮书主要分五方面,包括我国慢性病流行情况、食养食疗与慢性病“智疗”、慢性病预防和营养改善策略、各种慢性病膳食营养食疗方案,以及医院营养治疗现代化的基本建设和手段。

  “食养食疗是在传统医学和现代营养学基础下发展起来的针对生命养育和疾病预防/治疗的共用技术手段。”杨月欣表示,食养和食疗没有明显区别,但略有侧重。食养指食物或膳食能提供人体需要的营养,滋养身体;食疗是指利用食物或设计的膳食,来维持和改善机体的功能。

慢性病相关推荐

慢性病推荐资讯

慢性病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