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港口不仅仅是船舶停靠、货物装卸的码头,临港工业蓬勃发展、经贸合作向新而行也让港口汇聚了千行百业的信息,绘就了多产融合的图谱,是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摇篮,也是期现联动产融结合的一片沃土。
山东港口日照港作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一直以来充分发挥港口物流枢纽和窗口平台作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供应链综合服务。今年6月,日照港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迎来新成果,日照港油品公司通过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审批,启用40万立方米原油期货储罐,标志着日照港油品业务开启原油期货交割新业态。
“从全球来看,主要的期货交割库绝大多数集中在港口。”山东港口集团期现事业部总监冯益朋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他看来,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源于港口作为全球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的天然属性和在发展中形成的四大优势:首先,中国的主要港口集团都是国有企业,信用评级比较高,经营稳健,各方面资质健全,具备建设期货交割库的必要条件。其次,近年来港口在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仓储智能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符合期货交割库对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再次,港口先集后散,物流半径大,既可以通过海运转运,也可以通过水转铁、水转公等多式联运直达腹地,满足腹地的原材料供应及成材出口需求。一个港口往往会覆盖几个省份,例如山东港口,能够覆盖周边七个省份。最后,港口的货种丰富,一般都是综合性港口,在建设交割库的时候,很容易成为交割库的集群。以山东港口为例,原油、铁矿石、橡胶、铝酸土、纸浆等品种都是全国最大的集散地。由于陆路运输比较贵,内陆仓库往往只有一到两个优势品种。相比之下,港口的期货交割库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