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杨晓晶)日前,由中国政法大学牵头举办的“推动完善工业生产反式脂肪酸国家标准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从人造反式脂肪酸存在的健康风险、全球监管实践、相关营养标签标准的执行现状,以及公众认知水平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交流。专家指出,当前预包装食品在反式脂肪酸标注方面尚存在标准不统一、信息不清晰等问题,应加强立法、完善监管,推动标准完善。
会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营养技术官崔莹介绍,反式脂肪酸有天然形成的,也有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与心脏病发作、心脏病死亡风险存在关系。“消除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既是全球目标,也关乎每个消费者的个体健康。”崔莹表示,对于消除工业生产反式脂肪酸,世卫组织建议可以采取强制性的规定将所有食品中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控制在总脂肪的2%以上,或者全部禁止生产使用部分氢化油。
近期中国政法大学相关课题组进行的针对目前我国反式脂肪酸有关情况的调查显示,消费者普遍对反式脂肪酸持关注态度,但对人造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存在认知方面的缺失和不确定性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立法监管、完善食品标签制度、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等综合性措施来解决以上问题。“我们的调查结论表明,公众既期望提升自身健康知识,也依赖政府采取有效行动保障公共健康,未来应围绕这两大核心需求展开工作,以更好地回应公众关切。”课题科研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