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找到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新途径

Aa
分享到:

  7月17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眼科徐海伟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谷战军教授研究发现,富勒醇可保护变性视网膜小鼠模型的感光细胞,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有明显效果,该研究为此类致盲性眼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候选药物。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Small》上。

  据介绍,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以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共同发生的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视网膜变性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遗传性眼病,其成因未明,目前无治愈方法。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典型症状为进行性视野缩小、视力下降、夜盲等,后期往往导致失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之前进行的种种研究,已经证明抗氧化应激治疗能够延缓感光细胞变性,可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徐海伟介绍,不过现有的谷胱甘肽、维生素A、棕榈酸酯等抗氧化应激药物由于抗氧化能力有限,治疗作用不佳。

色素推荐资讯

推荐分析

色素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