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花馍“捏”出新花样

Aa
分享到:

  “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人来说,面食不仅是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制作成各种面塑艺术作品。2008年,面塑花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邢茹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非遗项目“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她的非遗面塑工作室位于青山区兴胜镇东达沟村的一个“村民大院”里,包括生产操作间、体验室、面塑陈列馆。走进面塑陈列馆,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花馍作品,有生肖面塑兔子馍、象征团圆的枣花馍,还有极具包头特色的“圐圀馍”。

  “‘圐圀’在蒙语里是‘草围栏’的意思,寓意一家人团圆和美;‘蛇盘兔’造型灵感来自咱当地的说法‘蛇盘兔,辈辈富’;这边还有福禄寿喜、连年有余的组合……”每当有人参观,邢茹都会如数家珍地向参观者介绍花馍作品,传播花馍文化。

面塑推荐资讯

面塑相关资讯

推荐报告

相关图表